西方回归:G7能否重建全球联盟?
图片为网站文章截图
西方回归:G7能否重建全球联盟?
作者:杰里米·克里夫(Jeremy Cliffe)
译者:马鸣蓝
法意导言
6月11日至13日,七国集团(由英国主持)的富裕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将聚集在康沃尔郡的卡比斯湾,举行大流行病开始以来的第一次面对面的峰会。杰里米·克里夫(Jeremy Cliffe)于2021年6月2日在《新政治家》杂志(New Statesman)发表《西方回归:G7能否重建全球联盟》(The return of the West: can the G7 nations rebuild a global alliance)一文,指出面对新冠疫情后西方的加速衰落和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世界格局将会走向何处是无可预知的,西方也许必然会走向衰落,但目前西方能做的就是向世界上年轻而雄心勃勃的人敞开大门,并在坚信自己提出有价值的提议的前提下,向其他国家提出西方友谊。
图片来源:作者推特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西方民主国家正在努力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建立新的权力平衡。
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会议(MSC)聚集了西方国家高层外交和国防官员。这一聚会在德国南部城市举行,但其领导层在柏林,位于弗里德里希大街的一个不起眼的办公室,离柏林墙的前线仅一箭之遥。街上的火车站曾经是一个东西方之间迷宫般的过境点。1989年11月9日晚上,当检查站开放时,数以百计的东柏林人涌入这里。
图为倒塌的柏林墙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在这里,离三十年前西方胜利的精神家园如此之近,有一种忧郁的诗意。西方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消亡也许是最有共鸣的。2020年2月,在弗里德里希大街拐角处举行的一次活动中,MSC的年度报告宣布世界进入一个新的“西方缺失时代”。“很难摆脱这样的印象”,分析说,“西方正在退缩,正在衰落,并且不断受到内外部的攻击”。
这个词带动起了人们的情绪,并引发了整个北大西洋政策精英和国际大报版面的讨论。在这一年里,随着新冠疫情的流行,这个词也一次又一次地引起共鸣。新冠病毒暴露了西方国家的脆弱、协调性差和制度僵化,并展示了东亚——尤其是这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中国的活力和能力的最佳状态。在随后的12个月里,以2021年1月冲击美国国会大厦的事件为高潮——这是一种对1989年自由民主革命的怪诞模仿,对“西方缺失时代”现实的任何怀疑都被打消了。
图为新冠疫情下的美国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但然后呢?透过阴霾,一个转折点的轮廓几乎就在眼前,今年的慕安会报告以“超越西方缺失时代”为初步乐观的标题,并将乔·拜登的总统任期的到来作为“重振西方的机会”,并唤起“必要的思想、物质和制度资源以实现振兴”。在随后举行的会议上,这位美国总统宣布,“我正在向世界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美国回来了”。但是,除了白宫主人变化之外,该报告还将这一流行病描述为对西方的一个潜在的建设性的警醒。
对这一说法的一个重大考验将在下周到来。6月11日至13日,七国集团(由英国主持)的富裕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将聚集在康沃尔郡的卡比斯湾,举行大流行病开始以来的第一次面对面的峰会。如果说慕安会是西方的智囊团,那么G7至少在名义上是类似于指导委员会的机构。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领导人代表了战后西方联盟的主要力量。这也将是拜登作为总统的首次出访,之后将于6月14日在布鲁塞尔举行北约峰会,6月16日拜登与普京总统在日内瓦举行会晤。
图为康沃尔郡的卡比斯湾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世界正在“超越”无西方的时代?或者说进入了一个新的、不同的阶段?接下来的几周应该会让我们更接近这些问题的答案。
值得承认的是,“西方”这个词可能是模糊的并且不止意味着一件事。冷战期间成为美国本科教育核心支柱的“西方思想史”课程的简称揭示了这种模糊性:从柏拉图到北约。这也许是一种温和的玩笑,但将一位古代哲学家和一个现代军事联盟相提并论,说明至少要从两个主要维度看待西方:一个是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另一个是权力的硬约束。正如柏拉图所说的那样,西方的文化故事始于希腊和罗马的哲学传统。它经历了犹太教和基督教在欧洲的兴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现代国家的崛起,从而使西方在第二个千年后半期对世界的经济和军事统治达到了顶峰。自由民主、法治和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就是来自于这一遗产。
西方联盟的故事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和反对苏维埃共产主义的新战线。这与文化和价值观的故事是不同的,因为“西方联盟”包括非自由或民主的国家和文化上不属于西方的国家(土耳其在北约内,其他美国条约盟国,如日本和韩国)。柏林墙的倒塌是西方胜利的一个强有力的象征,既是一种文化力量,也是一种权力的表达。但却掩盖了这两个项目在其他方面的紧张关系。
图为G7的七个国家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过渡的时刻。西方的半个世纪的卓越地位正在让位于一个新的多极时代,在这个时代,西方的价值观受到挑战。但是,西方的价值观和西方的力量之间的区别是在处理有关新时代的最紧迫的问题时是有用的。西方是否仍然是一个包容的、普遍主义的项目,像已故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所说的那样,向任何尊重和维护这些价值观的人或国家开放?还是会更多地用排他性的文明术语来定义自己?西方联盟是否会延续西方的卓越地位,还是会变成一个短暂的历史反常现象?西方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有多强?
七国集团是西方战后权力政治的产物。从应对1973年石油危机的财政部长会议开始,1975年成为西方六大经济体领导人的会议,次年加拿大加入该会议,随后欧盟于1981年加入。
该小组每年在轮值主席国主持下举行会议,近年来通常在大城市以外举行会议。它没有常设秘书处,其确切价值值得商榷;一些外交人士将其贬损为一个只起到温和作用的谈话场所。但目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然而,不管它的用处是什么,它的峰会的确形成了近几十年来西方的一次标志性的复兴。
1985年在波恩举行的峰会几乎因为一场贸易争端而宣告失败,这提醒我们,尽管人们今天对联盟有种种担忧,但并不存在田园诗般的黄金时代。1989年在巴黎、1990年在休斯顿和1991年在伦敦举行的首脑会议的宣言开始触及气候变化议题。1991年的会议对向戈尔巴乔夫发出邀请也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在1997年,七国集团扩大为八国集团,给了俄罗斯一个常任理事国席位。
21世纪的峰会显示了峰会前景的暗淡:2001年在热那亚举行的八国集团以大规模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为标志。2002年在阿尔伯塔举行的八国集团会议是在9.11袭击事件的长期阴影下召开的,主要关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4年在格鲁吉亚举行的集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战抗议活动,次年的格伦伊格尔斯峰会被伦敦爆炸案打断。
随着新的20国集团(8国集团加上12个主要的非西方国家)在金融危机中黯然失色,人们开始感觉到西方的时代正在过去。2009年八国集团(G8)会议在意大利一座地震重创的小镇废墟上混乱地举行,会议的召开预示了民粹主义和国家能力的衰退,这是接下来十年的主基调。
在2012年戴维营峰会之前,地缘政治学大师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创造了“零国集团世界”(G-Zero world)的短语,用来描述该集团在一个“各为其主”的时代中不断发展的不切实际性。他的诊断在2013年的峰会上得到了证实,这次峰会暴露了奥巴马时代西方对叙利亚危机反应的裂痕,而2014年普京对乌克兰的干预使他被驱逐,八国集团重新成为七国集团。亨利·基辛格在那一年写道:“不仅仅是权力的多极化,而是一个日益加剧的现实矛盾组成的世界。”并警告说全球秩序将出现下滑。
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西方在2016年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重大裂痕。当年5月在日本举行的七国集团会议上,各国领导人敦促英国选民拒绝英国脱欧,然而这一呼吁被证明是徒劳的。但特朗普的到来确实标志着世界正在加速走向“零国集团世界”,他退出了伊朗核协议,施加了新的贸易关税,使北约及其盟友靠边站,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违背了西方的共识,外交官们对2018年魁北克G7峰会仍有不寒而栗的记忆。在魁北克举行的2018年七国集团峰会上,特朗普对他的同行们大加指责,要求他们重新接纳普京,并在离开后不久通过推特否认了峰会的宣言。德国政府公布的一张卡拉瓦乔式的照片中,其他西方领导人——马克龙、默克尔、安倍晋三——面无表情地暗示无动于衷的特朗普,完美地捕捉到了新的无领导的西方世界。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去年的峰会本应在戴维营举行,但由于新冠疫情搅乱了西方社会,峰会被取消。在这一年里,过去20年的许多矛盾似乎都集中到了一起,这是西方无政府状态的恰当象征。
2020年是西方价值观的新低。在这场流行病爆发的同时,西方和全球的民主质量都在恶化,在巴西等地也是如此。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民主指数自2015年以来每年都在下降,但今年骤降至2006年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也门和黎巴嫩到叙利亚和俄罗斯,全球的混乱和规则的破坏促使国际救援委员会主席大卫·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哀叹“有罪不罚时代”到来。西方社会的功能失调——从黑人生命物质运动突出的种族主义到美国大选中表现出来的政治两极分化——被暴露出来。
从西方硬实力的角度来说,2020年客观上也是一个惨淡的年份。这次大流行病的特殊经济事件,意味着中国经济超过美国的日期可能已经提前了五年,接近2028年。
2000年,七国集团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为世界总量的65%。去年降至45%的新低。不仅如此,这场流行病还显示出西方国家能力的弱点。“东方在冠状病毒方面的成功并不是一个幸运的意外,”记者约翰·米克尔什维特和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在他们最近的书《警钟》中写道,“这是几十年来不断变化的结果,亚洲拥有技术……基础设施……和社会信任。”
中国领导人越来越相信西方的颓废和末日的衰落,他们已经放弃了过去的一些谨慎。对于正在考虑“超越无西方时代”未来的七国集团领导人来说,事情可以变得更好的希望不可避免地被他们也可能变得更糟的明显现实所调和。
拜登政府似乎致力于消除特朗普时代造成的破坏:摆脱前任混乱、交易性、价值观自由的外交政策,转而采取更可预测、更有重点和更有原则的政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杰里米·戴蒙德(Jeremy Diamond)今年4月报道说,据拜登的助手透露,拜登认为中国是历史学家评判他总统任期的一个关键考验,无论是讨论外交政策还是电动巴士电池,中国都影响他处理大多数重大问题的方式。拜登谈到重建民主国家大家庭、修复与欧洲的关系并建立一个新的联盟、在印太地区遏制中国。此外,人们对弥合美国国内分歧有了新的重视,尤其是拜登雄心勃勃的3万亿美元复苏计划。
康沃尔集会前各方都持乐观态度,美国和英国政府的消息人士已经通报说,七国集团将表明“西方时代还没有结束”。罗勒热情地表示,“今年是多边主义回归的一年”。由于7个主流自由民主党人明显的共同立场,特朗普时代的愁眉苦脸和尴尬的肢体语言将没有立足之地。鲍里斯·约翰逊虽然因在英国脱欧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与特朗普的亲密关系而在其他西方国家首都受到怀疑,但他很可能(尽管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有着广泛的失误)在康沃尔海边的阳光下成为一个称职又欢快的司仪。
议程上有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挑战、气候变化、全球疫苗推广和贸易。拜登主导的制定全球最低企业税率的举措尤其令人期待,该举措旨在帮助各国收回流失到避税天堂的资源。尽管英国提出的将七国集团转变为民主国家“D10”的提议已经搁置,但来自印度、澳大利亚、韩国和南非的新成员的参与将增强一种感觉,即西方对再次建立联盟持开放态度。如果北约峰会和拜登与普京会晤也按计划进行,情况将尤其如此。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然而,即使接下来的几周进展顺利,仅仅因为特朗普的离开而宣布西方“回归”或其衰落停止或逆转,也是愚蠢的。这个故事早于特朗普的总统任期,并且可能会长久流传下去。
自拜登就职以来,西方自由民主面临的更大威胁只会变得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集结军队,缅甸发生军事政变,印度的民主(据说是拜登价值联盟的一部分)进一步恶化,萨赫勒地区的不稳定加剧,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战争记录了战争罪行,巴以冲突爆发,白俄罗斯实施空中海盗劫持了持不同政见者……正如我两周前在这几页上所写的那样,拉丁美洲部分地区的动荡加剧。
图为巴以冲突时的景象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布雷默仍然对恢复过去的确定性持怀疑态度:“我们正在注视着美国和更广泛的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的终结,他坚持说:“我们一般没有准备好这种终结对世界如何运作的各个方面意味着什么。”因此,精明的观察人士最好不要看领导人在康沃尔海滩漫步的愉快镜头,而要看西方联盟内部持久的裂痕。跨大西洋关系历来是维系联盟的纽带,但在诸如北溪2(Nord Stream 2)天然气管道、欧洲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以及美国的安全保护伞等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在外交政策界的辩论也在持续,学者雨果·梅耶尔(Hugo Meijer)和斯蒂芬·G·布鲁克斯(Stephen G Brooks)认为欧洲分裂的“战略杂音”使得美国提供持续保护对西方的忍耐至关重要,但像防御性现实主义者史蒂芬·沃尔特这样的人,则敦促欧洲结束对美国的“依赖”,建立一种新的平等关系。
掩盖所有这些战略选择的是更广泛的西方政治现实。特朗普虽然已经不再作为总统,但特朗普主义还在继续存续——它的下一个化身可能比第一个化身更强大。马琳·勒庞将在明年的法国大选中对马克龙提出竞争性挑战。下一届意大利政府可能由极右翼主导。认为西方民主国家永远处于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崩溃边缘的观点被夸大了,但不相信英国《金融时报》的爱德·卢斯(Edward Luce)在2017年描述的“历史将在短暂中断后恢复正常运转”的轻松感觉也是正确的。
图为特朗普改变美国的漫画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考虑七国集团峰会后的走向的一个有用方法是想象三种情况。有一种悲观的情况就是“西方永久缺失”(permanent Westlessness),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技术和经济上领先于西方,西方自相残杀,甚至最终卷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更广泛的全球危机爆发,而双方都没有提供有能力的领导。还有一种乐观的情况称之为“西方全面回归”( Westfullness),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后新冠疫情时代对绿色产业的新投资,经济和社会获得更新,阴霾让位给西方力量的重申,而中国的内部压力和重振的西方联盟使其力量得到平衡。
最后,还有一种中间立场的情况,可以称之为西方主义(Westishness),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价值观和权力的某些方面得以延续,而其他方面则支离破碎。在未来,一个更具“欧亚”色彩的欧洲——被亚洲日益增长的经济轨道所吸引——将漂移到中美之间的中间位置。定义西方的新的内部争夺赛正在进行:以价值观为主导还是成为一个排他性的文明?全球治理演变成一个现实主义论坛的网络,如正在酝酿中的“大国协调模式”( the mooted Concert of Powers model),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和欧盟将在此模式下寻求达成共识。
最近的事件让我们有理由怀疑,西方主义是否并不是三者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但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承认这一事实可能是西方思考未来的最佳出发点。在忽视西方的相对衰落和沉湎于此之间,需要取得一个微妙的平衡。在后西方和后自由主义秩序的绝望和自我鞭挞的宣示中,或是关于“新冷战”的无益的确定性语言中,我们不能忘记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不确定的,而且没有哪种情况是预先注定的。
西方必须集中精力解决的问题是,何种因素将会决定上述情景之间的差异。值得持续关注的一个因素是,西方将如何重建自己的生产和技术基础,以平衡中国多年来对自身的大量投资。正如哲学家罗伯托·昂格尔(Roberto Unger)最近写道的那样,“认识到通过结构改革寻找替代模式的首要性”,并摆脱“没有替代选择的独断判断”。另一个问题是,西方如何重新树立对自身价值观的信心,再次走出国门,寻找新兵而不是叛徒:向世界上年轻而雄心勃勃的人敞开大门,并在坚信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提议的前提下,向其他国家伸出友谊之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肯定比自怜自哀和衰落主义更好。也许西方作为一个文化实体、一套价值观、一种权力表达方式注定要走向衰退。但由于无法知道现实是否是这样,而且鉴于这样信念可能最终会自我实现,我们不妨假设西方还有希望。
翻译文章:
Jeremy Cliffe, The return of the West: can the G7 nations rebuild a global alliance? New Statesman, June 2,2021.
网络链接:
https://www.newstatesman.com/world/north-america/2021/06/return-west-can-g7-nations-rebuild-global-alliance
译者介绍:
马鸣蓝
20级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在读,现为法意读书编译组成员。
技术编辑:李 想
责任编辑:徐梦瑶